当前位置:主页 > 说说文案 >

优选劝学重点句子翻译关键词【181句】

发布时间:2024-09-01 13:36

编辑:admin

1、上食埃土,下饮黄泉,用心一也:属判断句,翻译时加“是因为”;其中“也”为判断句标志。

2、昔者瓠巴鼓瑟59,而沈鱼出听60;伯牙鼓琴61,而六马仰秣62。故声无小而不闻,行无隐而不形。玉在山而草木润63,渊生珠而崖不枯64。为善不积邪65?安有不闻者乎?

3、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、强健的筋骨,向上却能吃泥土,向下却能饮泉水,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。

4、百发失一,不足谓善射;千里跬步不至,不足谓善御;伦类不通93,仁义不一,不足谓善学。学也者,固学一之也。一出焉,一入焉,涂巷之人也;其善者少,不善者多,桀纣盗跖也94;全之尽之,然后学者也。

5、作品原文

6、用刀刻东西如果中途放弃,那么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;如果不停地刻下去,那么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成功。

7、刮目相待:另眼相看。刮目,擦擦眼睛

8、见事:认清事物。见:认识、认清。

9、就:从事。

10、初,权谓吕蒙曰:“卿今当涂掌事,不可不学!”蒙辞以军中多务。权曰:“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!但当涉猎,见往事耳。卿言多务,孰若孤?孤常读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。”蒙乃始就学。

11、惊:惊奇。

12、关于这个问题,劝学原文全文:

13、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,除了蛇洞和黄鳝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,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。

14、但:只,仅。

15、复:再。

16、今:现在

17、及:等到

18、但:只,仅

19、务:事务。

20、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6;吾尝跂而望矣17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18。登高而招,臂非加长也,而见者远;顺风而呼,声非加疾也19,而闻者彰20。假舆马者21,非利足也22,而致千里;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23,而绝江河24。君子生非异也25,善假于物也。

21、拜:拜见

22、后来,鲁肃路过寻阳,跟吕蒙谈论,不由大吃一惊,说:“你今天的才识智略,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吕蒙。”吕蒙说:“士别三日,就要刮目相待,大哥发现得未免太迟!”鲁肃遂拜见吕蒙的娘亲,结交成为好友,然后告辞。

23、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,不要回答;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,不要去追问;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,不要去参与;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,别与他争辩。所以,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,才给予接待;不合乎礼义之道的,就回避他;因此,对于恭敬有礼的人,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;对于言辞和顺的人,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;态度诚恳的,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。所以,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,那叫做浮躁;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;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。因此,君子不可浮躁,也不可怠慢,更不可盲目,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。《诗经》说:“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。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
24、故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不临深溪,不知地之厚也;不闻先王之遗言13,不知学问之大也。干、越、夷、貉之子14,生而同声,长而异俗,教使之然也。诗曰:“嗟尔君子,无恒安息。靖共尔位,好是正直。神之听之,介尔景福15。”神莫大于化道,福莫长于无祸。

25、卿: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。

26、涉猎:泛览,粗略的读。

27、过:到。

28、非复:不再是。

29、谓:对……说

30、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,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。

31、各类事情的发生,都是它的根源。人的荣辱的降临,也必定和他品德的优劣相应。肉腐了会生蛆,鱼枯死了会生虫,懒散到连自身的安危都不顾的时候,灾祸也就要降临了。太坚硬了容易断裂,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。自己邪恶肮脏,那就必然造成人们对你怨恨。把干湿不同的柴草堆置得一样,火总会朝着干燥的一堆烧去;一样平整的地面如果有干有湿,水也总是向着潮湿的地方流去。野草和树木总是共同生长,飞禽和走兽也总是成群居住,万物就是这样依从自己的同类以生存。所以靶子一旦张设,箭也就会对着它射去;森林一旦繁茂,伐木者也就拿着斧头来了;树木一旦成荫,众鸟也就会飞来休息;醋一有酸味,蚊蝇也就自然会飞来相聚。所以言语有时会带来灾祸,行动有时会招致耻辱,君子应当谨慎地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。

32、卿: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,你。

33、所谓功成名就也.

34、博士: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。

35、一,《孙权劝学》原文

36、南方有一种鸟,名叫“蒙鸠”,用羽毛构筑自己的窝巢,再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,把窝系在芦苇的嫩条上。一遇风吹,芦苇的嫩条折断,蒙鸠的窝巢也就掉到地上,鸟蛋被打破,幼鸟被摔死。这并不是蒙鸠的窝巢构筑得不完好,而是由于它所系结的东西太脆弱所造成的。西方有一种树木,名叫“射干”,树茎只有四寸长,可它生长在高山上面,就能俯瞰百丈深渊。这并不是在高山上面射干的树茎就能够长得长些,而是它所生长的地势使它如此的。蓬草生长在麻丛当中,不需要扶植就长得挺直;洁白的沙子如果混进了黑泥里,也会变得跟就黑泥一样黑。香草兰槐的根叫做芷,虽然香,如果将它浸泡在臭水当中,君子就不愿意接近它,百姓也不愿意佩戴它。这并不是芷的本质不好,而是由于它被浸泡在臭水里的缘故,因此,君子定居时一定要选择好的环境,外出交游一定要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结伴,这样就能够防止自己受邪恶乖僻之人的影响,而逐渐接近“礼”“仁”之道。

37、过:到;到达。

38、何:为什么

39、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,强健的筋骨,却能向上吃到泥土,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,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。螃蟹有六条腿,两个蟹钳,但是没有蛇、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,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。

40、大:非常,十分

41、君子的天赋(同一般人)没有差别,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罢了。

42、涂,通“途”。当涂掌事:当涂,当道,即当权的意思。掌事,掌管政事

43、吕蒙(178-219):字子明,三国时吴国名将,曾经杀掉关羽

44、物类之起,必有所始。荣辱之来,必象其德。肉腐出虫,鱼枯生蠹35。怠慢忘身,祸灾乃作。强自取柱36,柔自取束37。邪秽在身,怨之所构38。施薪若一,火就燥也,平地若一,水就湿也。草木畴生39,禽兽群焉,物各从其类也。是故质的张40,而弓矢至焉;林木茂,而斧斤至焉41;树成荫,而众鸟息焉。醯酸42,而蜹聚焉43。故言有招祸也,行有招辱也,君子慎其所立乎!

45、南方有鸟焉,名曰蒙鸠26,以羽为巢,而编之以发,系之苇苕27,风至苕折,卵破子死。巢非不完也,所系者然也。西方有木焉,名曰射干28,茎长四寸,生于高山之上,而临百仞之渊,木茎非能长也,所立者然也。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;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29。兰槐之根是为芷30,其渐之滫31,君子不近,庶人不服32。其质非不美也,所渐者然也33。故君子居必择乡,游必就士,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34。

46、孤:古时王侯的自称。

47、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,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。

48、今夫学者多以彼此之见闻树立自己之见,明明德者多被恶人折磨,而况于小人乎?牢骚满腹,实未有所发之而伏蒲兮,今也吾将为汝言,汝亦听之。

49、君子说:学习不可以半途而止。靛青是从蓼蓝草里提炼出来的,却比蓼蓝草还要青;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,却比水还要寒冷。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,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,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。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,木材也不会再挺直,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。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,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,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,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。

50、因此,不登上高山,就不知天有多高;不面临深涧,就不知道地有多厚;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,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。干国、越国、夷族、貉族的人,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;待他们长大以后,其风俗习性却不相同,这是由于后天所受的教育不同所造成的。《诗经》上说:“你这个君子啊,不要总是贪安逸。恭谨对待你的本职,爱好正直的德行。神明听到这一切,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。”人的德行的境界,没有比接受道的教化更高的了;人的幸福,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的了。

51、答《劝学》中有“上食埃土,下饮黄泉,用心一也”一句,其中“上”和“下”均为名词作状语,向上,向下的意思。

52、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,又从何结束呢?我的回答是,按其途径而言,应该从诵读《诗》《书》等经典入手到《礼经》结束;就其意义而言,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。真诚力行,这样长期积累,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,学到死方能后已。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,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。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,反之又与禽兽何异?《尚书》是政事的记录;《诗经》是心声之归结;《礼经》是法制的前提、各种条例的总纲,所以要学到《礼经》才算结束,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。《礼经》敬重礼仪,《乐经》讲述中和之声,《诗经》《尚书》博大广阔,《春秋》微言大义,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。

53、故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不临深溪,不知地之厚也;不闻先王之遗言,不知学问之大也。

54、您好,劝学原文全文:

55、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;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

56、大:非常,十分。

57、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,就能智慧明达,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。

58、及鲁肃过寻阳,与蒙论议,大惊曰:“卿今者才略,非复吴下阿蒙!”蒙曰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,大兄何见事之晚乎!”肃遂拜蒙母,结友而别。

59、假舆马者,非利足也,而致千里;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,而绝江河。

60、君子对知识的学习,是听在耳里,记在心里,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。一举一动,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,都可以垂范于人。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,相距不过四寸而已,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?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,今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。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,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,将学问当作家禽、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。所以,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;问一答二的叫啰嗦;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,君子答问应像空谷回音一般,不多不少、恰到好处。

61、阅读经史,增广见闻,人之常情也。然而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,此之谓也。人之为学有三:先学文,而后可以修身;先学义,而后可以养性;先学识,而后可以止于至善。凡此三者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怠慢之害于事业,疏忽之害于功业,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,因循之害于礼义,贪墨之害于家业,吾惟须臾之间,犹有所可学也。

62、今:现在。

63、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,因而人的智慧自然获得,圣人的`思想就由此具备了。

64、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。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。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备焉。

65、孤:古时候王侯的自称。

66、议:议事

67、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

68、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,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;不汇聚细流,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。

69、治经:研究儒家经典。"经”指四书五经,四书:《大学》《中庸.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,五经:《诗经》《尚书》《礼记》《易经》《春秋》

70、从小塑造人的品格,劝学篇是劝人应当珍惜人生大好时光。

71、治经:研究经书。经:指《易》《诗》《书》《春秋》《礼》等书。

72、论:讨论

73、吴下阿蒙: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,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,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。通假字卿今当涂掌事涂:通“途”,道路。邪(yé):通“耶”,语气词,表反问一词多义当:但当涉猎(助动词,应当)当涂掌事(动词:正)见:见往事耳(了解)大兄何见事晚乎(认清)古今异义博士:古,当时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。今,一种学位往事:古:指历史。今:过去的事及:等到......时候大:很,非常岂:难道就:本意靠进,此为去做士:人物的通称本文第一个见:了解第二个见:认清事物过:到,经过但:【但当涉猎】古:只今:表转折关系的连词

74、吾欲为汝之师,以汝之愚聪,言之不惭。学之为道也,不可怠惰。吾观夫子之言,七日而不出口,人莫之知;十日而不出口,人以为深;三十日而不出口,人莫敢问。吾知夫子之不出口,非为默而无言也,以待其时也。今汝学问尚浅,不宜轻言,口之所出,无非谬误,无非愚昧,汝其自省也!

75、吕蒙:东吴名将,汝南富陂(今安徽阜阳)人

76、白话译文

77、士别三日: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。三:几天,这里指“少”(与常见的“多”的解释不同)。

78、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备焉。

79、初:当初,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。

80、君子之学也,入乎耳,著乎心,布乎四体,形乎动静。端而言,蝡而动72,一可以为法则。小人之学也,入乎耳,出乎口;口耳之间,则四寸耳,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!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君子之学也,以美其身;小人之学也,以为禽犊。故不问而告谓之傲73,问一而告二谓之囋74。傲、非也,囋、非也;君子如向矣75。

81、问楛者86,勿告也;告楛者,勿问也;说楛者,勿听也。有争气者87,勿与辩也。故必由其道至,然后接之;非其道则避之。故礼恭,而后可与言道之方;辞顺,而后可与言道之理;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88。故未可与言而言,谓之傲;可与言而不言,谓之隐89;不观气色而言,谓之瞽90。故君子不傲、不隐、不瞽,谨顺其身91。诗曰:“匪交匪舒,天子所予92。”此之谓也。

82、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

83、《劝学》第一段中的重点字词有这样几个,学不可已矣,已的含义是停止的意思,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,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青,是靛青的意思,于字的意思可以泽成比。第一段的语法,是有两个判断句,翻译成是,取之于蓝是状语后置,而寒于水,这句也是状语后置。

84、寻阳:县名,现在湖北黄梅西南。

85、待:等待。

86、《劝学》重点句

87、多务:事务多,杂事多。务,事务。

88、拜:拜见。

89、吾爱孟夫子,风流儒雅亦吾师。吾其称孟子为吾师乎?尝观于他人:夫子之言性与天道,处世之道,兼爱天下,诚信二字,一言以蔽之曰“仁”,曾子之学,孟子之学,一日而教人,百日而无悔,奚其少也!尝试以吾之愚智,述而后悔之,以观吾之失:曾子之学,以为治身;孟子之学,以为达道。治身之道,难于传之;达道之学,汝其勉之!

90、权:指孙权,字仲谋,黄龙元年(公元222年)称王于建业(今江苏南京),国号吴,不久迁都武昌(今湖北鄂城)。229年称帝。

91、大兄:长兄,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

92、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;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登高而招,臂非加长也,而见者远;顺风而呼,声非加疾也,而闻者彰。假舆驾,以驰骤靡知所之,非恶足之少也,而力之殚也。

93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。

94、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,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。若上不崇师,下不尚礼,仅读些杂书,解释一下《诗经》《尚书》之类,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。要穷究圣人的智慧,寻求仁义的根本,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。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,向下一顿,毛就完全顺了。如果不究礼法,仅凭《诗经》《尚书》去立身行事,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,用戈舂黍米,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,是办不到的。所以,尊崇礼仪,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,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;不尚礼仪,即使明察善辩,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。

95、学恶乎始66?恶乎终?曰:其数则始乎诵经67,终乎读礼;其义则始乎为士,终乎为圣人,真积力久则入68,学至乎没而后止也69。故学数有终,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。为之,人也;舍之,禽兽也。故《书》者,政事之纪也;《诗》者,中声之所止也70;《礼》者,法之大分71,类之纲纪也。故学至乎礼而止矣。夫是之谓道德之极。《礼》之敬文也,《乐》之中和也,《诗》《书》之博也,《春秋》之微也,在天地之间者毕矣。

96、者:用在时间词后面,无翻译

97、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。

98、更:重新

99、第一句:学不可以已。

100、《论语》中的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。孔子在十五岁就开始立志学习,一路走来,经过了许多年的努力,到了七十岁时才真正做到了自己想要的事情。

101、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

102、吴下:指吴国,现在江苏苏州

103、故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

104、学无止境,人也可常学常新。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行为,能让我们永不掉队。在书本里学眼界,在现实中学技能,昨天学宋词陶冶性情,今天学摆摊笑对生活。

105、上是名词作状语,上食埃土就是向上可以吃上面的土。

106、登高而招,臂非加长也,而见者远。

107、与:和。

108、《劝学》

109、我曾经整天思索,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;我曾经踮起脚远望,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。登到高处招手,胳膊没有加长,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;顺着风呼叫,声音没有变得洪亮,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。借助车马的人,并不是脚走得快,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;借助舟船的人,并不善于游泳,却可以横渡江河。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,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。

110、已,停止。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。

111、不慌费时日,用功于学业,使自己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。

112、论议:谈论,商议。

113、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,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

114、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,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;冰是水所凝结成的,但比水更冷。

115、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,就不能算是善射;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,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,这也不能算是善驾;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、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,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。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致志的事情,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。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,桀、纣、跖就是那样的人。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,才算得上是个好的读书人。

116、君子曰1:学不可以已2。青,取之于蓝3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木直中绳4,

上一篇:关于加班的诙谐的句子优选汇总129句

下一篇:没有了